在实验室建设领域,返工现象不仅造成时间和资金的巨大浪费,还可能延误科研项目进度。相关数据显示,高达 90% 的实验室出现返工情况,追根溯源,皆是因为在实验室设计规划与装修设计过程中,忽视了一些关键节点。无论是小型科研工作室,还是大型综合实验室,在制定实验室设计规划方案时,都必须重视这些关键环节,才能避免返工,确保实验室建设顺利推进。
一、需求调研不充分
(一)实验类型与流程分析缺失
在实验室设计规划初期,明确实验类型与流程是基础中的基础。不同类型的实验室,如化学、生物、物理实验室,其操作流程和设备需求差异巨大。若在设计前未与科研人员深入沟通,未详细了解实验流程,就可能导致功能区域布局不合理。例如,化学实验室中,若未考虑到试剂配置、样品处理、仪器分析等不同环节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联,随意划分功能区域,会使得实验人员在操作时频繁往返,降低工作效率,甚至可能因试剂搬运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影响实验结果,最终不得不对布局进行调整,引发返工。
(二)特殊需求未提前明确
除了常规实验需求,实验室往往还存在一些特殊需求,如恒温恒湿环境、防电磁干扰、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等。部分实验室在设计时,没有充分挖掘这些特殊需求,导致后期无法满足实验要求。以微生物实验室为例,如果在设计规划方案中未明确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防护要求,没有设置缓冲间、专用的消毒通道和符合标准的生物安全柜,在验收阶段就会因不符合安全规范而被迫返工,重新进行防护设施的安装和改造,这无疑大幅增加了建设成本和时间成本。
二、功能分区不合理
(一)区域划分缺乏系统性
实验室功能分区应遵循系统性原则,综合考虑实验操作流程、设备布局和人员流动等因素。然而,许多实验室在装修设计时,功能区域划分混乱。比如将高噪音的设备区与需要安静环境的精密仪器区相邻设置,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会干扰精密仪器的测量精度,使得实验数据出现偏差。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,只能重新规划区域,将设备进行搬迁,这不仅涉及到设备的拆装运输费用,还会因施工对实验室其他区域造成影响,导致整个项目进度滞后。
(二)通道规划存在缺陷
通道是实验室人员和物资流动的重要路径,合理的通道规划能提高工作效率,保障安全。但部分实验室在设计时,通道宽度不足,大型实验设备难以搬运;或者通道存在直角急转弯、狭窄瓶颈等问题,在紧急疏散时容易造成人员拥堵。例如,某高校实验室在建设完成后,因通道过窄,新采购的大型冷冻设备无法顺利运送到指定位置,最后不得不拆除部分墙体进行搬运,随后又要对墙体进行修复,这一系列操作造成了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的多重浪费,也凸显了通道规划在实验室设计规划中的重要性。
三、图纸审核不严格
(一)多方沟通协作不足
实验室设计图纸审核需要实验室使用者、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等多方参与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各方沟通协作不充分的情况时有发生。设计单位可能因对实验流程了解不够深入,设计出的图纸存在功能缺陷;施工单位若未对图纸进行细致审查,直接按图施工,等到施工过程中或完工后才发现问题,此时返工成本将大幅增加。例如,某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在施工过程中,施工人员按照图纸安装通风管道,但实验室使用者发现管道布局影响了实验操作空间,且通风效果无法满足实验需求,此时已完成部分施工,只能拆除已安装的管道重新设计安装,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。
(二)规范标准执行不到位
实验室设计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,如建筑防火规范、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。然而,部分实验室在图纸审核时,对规范标准执行不到位,导致设计存在安全隐患。例如,在电气设计方面,未按照防爆要求选用电气设备和布置线路,在易燃易爆的化学实验室中,这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。一旦在后期检查中发现此类问题,必须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整改,不仅增加成本,还可能因整改期间实验室无法正常使用,影响科研项目的进度。
四、材料设备选型不当
(一)质量与性能不达标
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使用效果和寿命。在实验室装修设计中,一些单位为降低成本,选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和设备。例如,在地面材料选择上,使用普通的瓷砖代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地坪,在化学实验室中,瓷砖容易被化学试剂腐蚀,出现破损、渗漏等问题,后期不得不重新更换地面材料。对于实验设备,若性能不满足实验要求,如通风柜排风效果差,无法及时排出有害气体,会危害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,也只能重新采购更换设备,造成资金的重复投入。
(二)与设计方案不匹配
材料设备的选型应与实验室设计规划方案紧密匹配。但有时会出现所选材料设备与设计不相符的情况。比如,在设计规划方案中,为某大型仪器预留了特定尺寸和承重要求的安装位置,但实际采购的仪器尺寸过大或重量超出地面承载能力,导致无法安装。此时,要么重新改造安装位置,要么更换仪器,无论哪种方式,都将导致工程返工,打乱原有的建设计划,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消耗。
五、施工监督缺失
(一)质量检查制度不完善
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。部分实验室在装修设计施工时,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,缺乏对施工环节的有效监督。施工单位可能为追求进度,在一些隐蔽工程施工中偷工减料,如水电线路铺设不规范,未按要求进行穿管保护和接地处理,表面上难以察觉,但后期使用时存在漏电、短路等安全隐患。当问题暴露时,需要对已隐蔽的工程进行拆除检查和修复,返工难度大,成本高。
(二)变更管理不规范
在施工过程中,不可避免会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。但如果变更管理不规范,随意变更施工内容,又未对变更后的方案进行充分评估和审核,会引发一系列问题。例如,为了增加实验室的储物空间,临时决定更改墙体位置,但未考虑到墙体改动对建筑结构和水电线路的影响,导致墙体拆除后发现影响了建筑稳定性,或者破坏了原有的水电线路,只能重新进行结构加固和线路改造,造成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。
实验室设计规划与装修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任何一个关键节点的忽视都可能导致返工。从需求调研、功能分区、图纸审核,到材料设备选型和施工监督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。只有充分重视这 5 个关键节点,遵循科学的设计规划流程,制定严谨的实验室设计规划方案,才能有效避免返工,打造出安全、高效、符合科研需求的优质实验室。
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